内容简介
《一九三一年大水》是以1931年江淮特大水灾为背景的长篇历史小说。1931年7、8月间江淮地区里下河平原发生特大水灾,里运河东西两堤合计漫决77处,高邮、兴化、盐城等各县一片汪洋,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惨重损失。里下河平原有1320万亩农田颗粒无收,倒塌房屋213万间,受灾58万户,约350万人,有140万人逃荒外流,77000多人死亡,其中被淹死的19300多人。
小说以主人公王天瑞(原型为时年12岁、亲历这场大水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成长为线索,记叙了这场特大水灾来临之前的复杂背景以及导致这场水灾的错综复杂因素。大水发生后的里下河地区,尤其是高邮城,哀鸿遍野,其惨况不忍目睹,国际友人斯蒂夫从泰州来调查水情,并在前期组织救济灾民的情况下,向上海华洋义赈会申请修复决口运堤。民族实业家林隐士将所有的家业变卖后全部专项捐赠用于大堤修复。在修复大堤的过程中,著名河工专家王叔相(江苏淮安人)的周密指挥,高邮人民的艰苦斗争以及斯蒂夫的卓越付出,在突破各方面力量角逐斗争的情况下,共保运河大堤的修复。
当时的美国传教士斯蒂夫·汉斯伯格(中文名何伯葵)从泰州出发对里下河水灾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随后第一个向上海华洋义赈会提出拨款修复高宝段运河,并亲自主持运河决口的修复工程。在修复大堤过程中,这位外国人与中国人缔结了深刻的友谊,王天瑞也与其子女结下了深刻的情缘。运堤修复之后,史蒂夫因为战争原因回国,这段往事由此尘封。四十多年后,王天瑞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参与国际写作计划,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无意间重逢了斯蒂夫的后人,这段往事才又重见天日。
这部历史小说以水灾为背景,反映了当时水患的实情、民国的政情、里下河的风情以及高邮的民情,既有大灾面前的人道主义,也体现了危难面前的民族精神。
小说分天暗云起、天灾人祸、天道苍茫、天佑灾民和天涯海角等五个章节,分别记述了水灾来临之前的危情、水灾之后的惨象、赈灾自救的艰难、修复大堤的波折和故事重新被了解的奇遇等情节。
作者简介:
周荣池,江苏高邮人。中国作协会员。高邮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李光荣当村官》《李光荣下乡记》,散文集《一个人的平原》《村庄的真相》《草木故园》等著作十多部,曾获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散文奖、长篇小说两次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签约作家,主持江苏省作协、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多部。系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优青。
目录
第一章:天暗云起
第二章:天灾人祸
第三章:天道苍茫
第四章:天佑灾民
第五章: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