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龙
【丫子桥】
扬州小东门亚仙桥,原是唐朝郑元和造的。说是那年,郑元和进京赶考,路过扬州,因病误了考期,盘缠又用尽。为了度命,他想出个主意,用竹竿和铜钱做了个“莲花落”,沿街挨户,一边卖唱,一边乞讨。
谁知,小东门有个叫李亚仙的女子看中了这位落难公子,郑元和每次唱完曲子讨赏钱时,她总要多给几个,而每次给,郑元和总要盯着她看上几眼。李亚仙呢,却装作不知道,不声不响地走开。有一回,郑元和竟大着胆子,跟她走回了家:“姑娘, 我真难为你了!”
“不客气。我看你有文才,人又憨厚,但不知为何流落扬州打起“莲花落?”
听了郑元和诉说原委,李亚仙半喜半羞,从心里吐出话来:“我父母早亡,专靠手工过活,如不嫌弃,公子就把这里当个家,小女愿意出钱让你用功读书,来年再进京赶考。”
听话听音,郑元和心里有数:李亚仙是个难得的好女子。后来,他们有情有义地成了亲。婚后的李亚仙更加勤力,从早到晚,东家洗,西家绣,只为多挣几个钱。晚上也一面做针钱,一面“陪公子读书”到深夜。郑元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不分日夜地拼命读书。
燕来雁去,转眼到了第二年。有天晚上,郑元和看书,一时困倦,便端详起李亚仙的面孔来。李亚仙会意,略带责备的口气问道:“相公,考期快到,你该聚精会神地读书才是。”
郑元和笑道:“娘子, 我在看你的眼睛。”
李亚仙淡淡一笑:“噢,原来你喜欢我的眼睛,这不乱了你的心?”说着,顺手对自己的眼睛猛戳一针,顿时鲜血淋淋,元和十分后悔,从此不再三心二意。他还在桌上刻了“金针刺左目,奋发读文章”十个大字,不断地提醒自己。
这一回进京赶考,郑元和得中头名状元。数年后,李亚仙病逝,郑元和特地在她住处的河边造了一座桥,取名亚仙桥。后来才被人喊白了,喊成了“丫子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