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兆君
近来大兄无事,在家整理老物件,发了父亲母亲的结婚证给我,很美的一张画,有鸳鸯戏水,比翼双飞,孔雀开屏,蝴蝶翩翩,牡丹盛开。有介绍人、证婚人、主婚人,有新娘新郎姓名年龄和籍贯,还有吉祥美好的祝词。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多美好的祝愿!
父母相差12岁,同属老鼠,母亲曾说她是夜里出生的老鼠,劳碌命,盖因老鼠都是夜间活动觅食,而父亲是白天的老鼠,休息睡觉。父亲大少爷出生,不知生活的艰辛,母亲出生在乡坤之家,不丰裕,但也没吃太多的苦,但跟了父亲,并没有结婚证上所说的那般美好,一辈子颠沛流离,艰苦讨生。但那个年代的父母,一旦结了婚便不会想着分开,努力地将日子过好,将儿女养大。
父亲因病无钱治疗,67岁逝去,我和姐姐都没成人,母亲独自一人支撑着一个大家庭,直到四世同堂。母亲去世时,我用一副挽联概括了母亲的一生:“六十五载情与恩 育四儿二女 携三代六孙 撑程氏一门 九十一年风和雨 仪宽厚勤俭 积善行美德 教后代成人”。
父亲母亲的婚姻,给我的教导是责任是义务,是人世间不完美但最温暖的家庭生活,是人世间贫穷但充满关爱的父母兄妹之情。
又翻出自己的结婚证,就简单多了,几乎没有多余的字,似乎结婚并不是一件多么美好的。
我常参加一些婚礼,场面富丽堂皇,美轮美奂,衣香鬓影,锦衣绣袄,这也是一种美好的开始吧?
昨天看了浙江徐教授发的文章, 说现在的出生率已低于1%,领结婚证的人从2013年峰值1347万对下降到2020年的813万对,减少了534对;离婚从2013年的125万对到2020年的433万对,但再婚的人也不少,从2013年的307万对到2020年的400万对。婚姻的稳定性在降低,不婚人数在上升。
这大概也是社会前行的一种表现。人们追求人格的独立,无论男人女人,毋须谁为谁委屈了自己,讲究活得精彩活得潇洒,传统被打破了,好的不好的,不一样的价值观在打架,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需要谁来说教,正能量需要制度需要规则需要共识。
马克思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用现在的理解说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富贵夫妻呢?
几十年的夫妻,相濡以沫,怎么能够说分就分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破裂了,社会又怎能完美?
确实,一张纸再漂亮,语言再美丽,也不能给婚姻多大的保证,长久的婚姻需要包容、理解、尊重、自律。
作者简介: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分析管理工作。业余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