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12日,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西馆采用线上线下、两地联动的形式举行。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昨天和明天、历史和未来,在这里相逢。过上小康生活、奔赴共同富裕的人民群众,日益渴望精神的滋养,越来越需要精神文明建设。一个个博物馆就是一座座精神富矿,矗立在全国各地,始终张开怀抱等待人们前来参观“挖矿”。开展世界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就是要唤醒人们的博物馆记忆,吸引更多人了解和走进博物馆。
建好博物馆,打造“精神殿堂”。博物馆是历史的课堂、知识的海洋、精神的殿堂。一个城市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它的历史厚度、精神高度和视野宽度。建好博物馆,就是在建设市民的精神家园。数据显示,全省现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335家,数量质量均居全国前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不仅拥有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双博馆等大型博物馆,还有剪纸艺术、淮扬菜等各类专项博物馆上百座,成为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既要“口袋富”,也要“脑袋富”,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的新追求。建设更多高质量的博物馆,是新时代的需求召唤,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宣好博物馆,推介“精神产品”。即使是当今互联网时代,酒香依然还怕巷子深。博物馆虽然本身就是一个宣传阵地,但还要善于宣传推介自己,才能成为人们向往的“网红打卡地”。这次启动仪式上发布2022年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省博物馆教育示范项目,“喜迎二十大见证新江苏”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2022年江苏省馆藏精品巡回展等内容。借助世界博物馆日的东风,全省博物馆将围绕“博物馆的力量”这一主题,推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新展特展154个、教育活动158项、主题活动160多项,生动展现江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必将让博物馆更加亲近人民、吸引百姓。
用好博物馆,办好“精神学校”。博物馆的最大功能在于展示,既要建好博物馆,更好用好博物馆,让博物馆热起来、活起来、火起来,理应成为各个博物馆的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2021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6300余万人次,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接待量的65%左右,位居全国第一。”由此可见,“博物馆热”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新时尚和新潮流。博物馆承载着历史、汇聚着文化、反映着时代,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和故事。想方设法用好博物馆,吸引更多人来参观研学,从而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定能有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办好博物馆这所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学校“,意义重大、作用巨大、辐射广大。只要各类博物馆在展览、教育、文创、运营、对外交流、智慧博物馆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集思广益,就一定能够打造成人民群众喜爱的美好精神家园。(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