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联、忙年蒸、做花灯……寒假与春节相伴,今年扬州各个中小学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为同学们打造了一份颇具“年味儿”的寒假作业,让同学们在假期从书本走向生活,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民俗文化,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
写春联
假期里,同学们挥毫泼墨,写春联送福字,把对新春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许融入笔墨中,浓浓年味尽显在“中国红”的纸上。这道看似“简单”的设计题目,语文、书法等学科都会融入其中,学生们在完成实践作业的同时,也引导他们主动了解传统文化,学会自主学习。
忙年蒸
年蒸,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也是很多老扬州人仍在坚持的习俗,它是辞旧迎新的序曲,预示着来年的生活蒸蒸日上。对同学们来说,年蒸也是体验年味的最佳方式之一。同学们和家人们一起,揉面、包包子、上蒸笼,不仅包进了祝福,包进了希望,也包进了萌娃对“兔”年的美好祝愿。
做年夜饭
当下,劳动教育正在中小学校如火如荼地开。今年寒假,不少同学都收到了“动手参与年夜饭”的实践作业,年三十这一天,他们早早就列好了菜单,和父母一起买菜、洗菜、做饭,好好地炫了一波厨艺,与家人们开心过节。 拜大年
除夕守岁、春节拜年、走亲访友……拜年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同学们提前了解拜年的习俗,学习拜年的礼仪;去亲友家拜年,提前准备一份亲手制作的新年礼物送给主人
看春晚
阖家团圆看春晚已成为除夕夜不可或缺的项目。大年三十晚上,同学们纷纷邀请爸爸妈妈一起观看春晚,用最有仪式感、最温暖的方式体会中国传统佳节独有的魅力
做花灯
扬州灯彩是一种具有吉祥寓意的手工艺品,也是一项省级非遗项目。做一盏创意花灯也不少同学们寒假作业的经典项目,今年也不例外,假期里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制作花灯,新学期提着花灯去上学。
水墨画作者 胡新磊
设计 王宇 文案 陈晓旭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