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江 绘
陀螺别名菱角,俗称“大撵团”。矮矮的、扁扁的、圆圆的,状若飞碟,形似卫星,其直径约1寸半,高约1寸5。腰鼓部约一指宽,上车两道痕,便于布条环绕,抽动把滑。
陀螺是新石器时代就有的东西,被称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原生态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明代《帝京景物记》载:“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转转无复往。转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顶光旋旋,影不动也。”写这段文字的老先生肯定玩过“抽陀螺”的游戏,否则不会有如此细腻、传神的记述。
为了坚固耐用及旋转灵活快速,在陀螺下端的尖锥处,还要裹一块金属包角。玩耍时,用手撵动,或用布条子缠绕向左旋转,(最好在平整的砖头路面或光滑的水泥地上)。当它旋转时,即用小鞭子抽它(是用一根小竹竿系着粗布条所制成的)。陀螺一边滚,鞭子一面抽,使它不停地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