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刘俊:时隔十年的一份工作打算

2025年01月 08日 09:29 |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网 | 扬州网官方微博

刘 俊

十年前,我退二线继而又退休。从此,无公务在身,再也无需为单位也为自己写年度工作打算了。十年来,闲云野鹤好自在。

没承想,时隔十年我竟然又动脑提笔,为“公务”写年度工作打算。这“公务”,就是儒商研究会的工作。此后的五年,又得重操旧业自加压。

不过,十年前与十年后写工作打算,感受大不一样。不同之处:前者是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后者是社会组织。作为儒商研究会会长,无名无利又无酬,自觉自愿又自强,纯属奉献。

下面,我谨将拙文《以儒促商,以商报国——扬州市儒商研究会2025年工作打算》,向大家作个汇报。也让读者们了解一下儒商研究会。

新年伊始,儒商研究会的工作该做什么?如何做好?概括起来,简言之,就是以下十件事:

一是服务四方面。为大局服务,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库”;为社会服务,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企业服务,成为儒商服务中心;为会员服务,打造会员和谐之家。

二是建立党支部。把支部建在“会”上,用党建引领研究会工作。以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研究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三是融入三界别。联系好社科界、经济界、文艺界和社会各界,善于整合资源、合作联动、借力发展。以“学术”指导,用“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

四是创建四A级。通过创建四A级社团,增强自律意识,遵守行业规范,搭建合作平台,开展培训交流,提供高质服务,提升社会形象,发挥社会作用。

五是抓好五载体。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儒商文化研究实践活动;以分会为载体,建立一批分会、专委会;以会刊为载体,创办《扬州儒商》、创新微信公众号;以平台为载体,强化组织、联络、协调与服务;以园地为载体,建立一批研学基地、讲堂、传习所、工作室。

六是增添“含经量”。在商言商,亲商安商,助商促商,突出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用宣传“言商”,树一批新儒商典型;用服务“亲商”,开展系列服务活动;用文化“促商”,以儒促商以商报国。

七是提升学术性。研究会工作重在研究、贵在实践。要在高校分别建立儒商研究院、儒商传习所;要在重点会员企业建立儒商讲堂、儒商研修基地;要组织会员开展儒商文化研学研修活动;要举办各类儒商文化研讨交流会,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八是坚持“走下去”。把工作重心下沉,改驻会办公为下基层办事。组织好“六进”活动,即进企业、进园区、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在“六进”中宣传儒商、培树儒商、服务儒商、发展儒商。还要让研究会工作“走出去”,加强与全国各地儒商团体的联系交流。

九是融入县市区。要让研究会的工作融入县市区,实现市县上下联动,分别融入邮商文化、仪商文化、江商文化、宝商文化、邗商文化、广商文化的研究之中,形成扬州儒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十是推动“年轻化”。儒商文化关键在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组建青年儒商分会,建立银发导师团,积极发展青商会员,大力培养青商干部,举办青商研讨会,组织青商研修培训,选树青商先进典型,评选首届扬州青年儒商。还要筹建女子儒商分会,加强与异地扬商的联系。扬州儒商也包括走出去的天下扬商。

以上打算,事在人为,贵在坚持,重在落实。家和万事兴,团结就是力量。诚恳拜托会员们多多关心、参与和支持。

这就是:2025我的工作打算,2025我会的工作打算。没有长篇只有短文,没有套话只有实事,没有功利只有奉献,没有压力只有动力,没有考核只有自觉。还有,对会员没有要求只有拜托。

作者简介:

扬州市儒商研究会会长、扬州市文联原主席。作为文艺志愿者,“我不是这个家那个家,愿意一心一意为大家”。


责任编辑:进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寄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