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峰
早晨,送过孙女回来,在拥挤的上班上学人群中看到一个年轻的妈妈骑着自行车,旁边还有一个同样骑着自行车的小男孩。妈妈一边骑着一边提醒小男孩,让我看了很感动,感动于妈妈的细心呵护,也让我想起了当年护送女儿上学上班的情景。
女儿是小学三年级到扬州上学的,当时就在城郊的乡村小学读书,离我住的厂里过渡房并不远。但是,我还是不放心,每天骑车送她去。后来,给她买了一辆小自行车,不久她就会骑了,坚持要骑车上学去。刚开始我都是陪她一道骑,因为早晨路上上班上学的人和车特别多,而且,西南片是工厂集中区,运货的大货车也很多,更是让人担心。小孩子不晓得怕,刚会骑好胜心强,都是带劲骑到我前面,喊她“慢慢的”根本不听。后来,女儿认识一个附近村庄的同学,她们就从学校南面的小路上骑,有水泥路,有沙石路,也有煤渣路;有村庄、菜田和狗,也有水沟和粪坑。虽然离家更近了,但我还是不放心,不过跟过几次,女儿就不让我接送了。每天早晨同学来喊女儿一起去上学,放学了一道骑车回来,做作业,玩游戏,感觉蛮好的,我也就放心了。可是有一次,放学好一会了,就是不见女儿回来,以为被老师留堂了,我就没太在意,可是左等右等还没回来,我不放心了,沿路去找。刚走一会,就看到女儿半推半拎着车过来了,一身的泥灰,手上脸上都有灰和擦伤,一问女儿才哭诉道和同学一道骑车比赛的,转弯时她摔沟里了,而她的同学却在前面骑跑了,她费了好大劲才把车子弄上来,链条掉了,前盘也变形了,不好骑了,只好推着拎着走。听了女儿的话,我既舍不得女儿,也很生气。她那个要好的同学,每次来玩,我们都好好招待她,也是让她和女儿好好相伴,女儿摔倒了,不帮忙,至少来家告诉我们一下。从此我只要有时间,就还是坚持接送女儿。
女儿上完职业中专,直接工作了。按理说大孩子不要送了,可是,女儿在单位食堂做的是白案工作,早上四点出门上班,夏天尚好,冬天,黑黢黢的,虽然外面也有路灯,妻子还是不放心,让我送她去。想想那么早一个女孩子骑车在路上总是让人不放心,就这样,除了上班,每天一大早都送女儿去,很辛苦。为了不受这罪,我们还买了个靠近女儿单位附近的小公寓。可是没住多久,女儿就换了岗位,不用上早班了,公寓却无法出手,成了烫手山芋。
女儿结婚前,买了车,刚开始练车的时候,我每次都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比女儿还紧张,帮着看前面、看挡位,转弯倒车时帮忙看旁边后面。刚学开车的女儿也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我更担心。但她练得差不多并拿到驾照后,就要开车上班了,我那个紧张啊,女儿却不让我坐她旁边,说我穷嘴影响她。我只好骑着自行车在后面飞快地骑。刚开始红灯多,我基本能跟上,后来,车少好开了,女儿一加速就看不见了,只好回来,等女儿发微信打电话过来报平安。有时女儿忘了或者上班忙了,迟迟不发信息不打电话,我那个急啊,心里也想着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有时实在忍不住了,会打电话给女儿,责问她怎么不打电话。女儿一句“我忘了,我忙呢”,没事人一样。妻子说我这是“好烦神”。
是啊,中国的父母大都是“好烦神”的,丢不下、不放心,迟迟不放手。其实,穷其父母一生,只能护送孩子一程,他们终将单飞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