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赵德清:既见潇潇

2025年06月 11日 09:38 |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网 | 扬州网官方微博

赵德清

既见潇潇,云胡不喜。笔名林潇、潇潇,原名马谦涵,高邮90后青年女作家,在南京工作,近十年来投身文学创作,发表上千万字,出版8部作品。今年“五一”假期在汪迷部落值班室见到她,听了介绍,很是惊喜。之后紧锣密鼓地筹划,5月25日,“既见”——林潇创作成果分享会在汪曾祺纪念馆成功举办。商定以“既见”为主题,一方面是由于她创作历史人文小说成果颇丰,《李白传》《李清照:赏花人不在,海棠依旧》等著作反响极好,创作方向可谓是“对既往的一种观见”;另一方面是像她这样“墙内生长、墙外花香”的作者,家乡文艺界不能“视而不见”,而应当“既见则喜”。

每个作者走上文学创作道路都有自己的机缘。林潇在创作谈《一场漫长的旅行》中说:“有的人的人生从出生开始,而有的人的人生,从25岁才开始。”原本她像许多人一样程式化地生活着,考上大学、找到工作、恋爱、结婚、生女……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一切太顺利,产后忧郁的她突然想起学生时代的梦想——文学。把过去投稿失败的文章重新找出来修改打磨,别人社交她写作,别人追剧她写作,别人休息她还在写作……像切换另一个人生轨道一样,开启别样的人生,看见别样的世界,感受别样的生活。当然,这之后的成功,也有其文学天赋与自身努力的缘故。她并不只是埋头自写自话,而是同时在文学创作专业化上下功夫,在职考取南京大学创意写作硕士,师从著名作家周梅森等文学大家。作为全类型作者,林潇创作题材多变,多部文史类书目位列当当畅销榜,现实题材小说获中作协季度推荐书目,儿童小说列入“意林童书”畅销书系,首部科幻小说登刊《作品》杂志并获季度奖。

创作是个体行为,但创作成果却是属于社会的。一部作品出版或者发表出来,就脱离了作者个人,而在读者的阅读与分享中继续“二次生长”。因此,作者的首要任务是“写”,而不是追逐名利,把注意力和有限的精力浪费在作品的“二次生长”上。近十年来,林潇作品一部接着一部出版,就是如她所说:“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作品,只要有可以被人看见的机会,我都是如获至宝地去尝试。我不在乎稿费,不在乎平台,只想把内心深处蓬勃的感情表达出来。”一些业余文学爱好者进步不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写得太少,刚刚发表一些文章就自我感觉已经“成名成家”,这是要不得的。同样,在还没写到一定量的时候,也不必觉得自己要少写、慎写。因为,创作的激情,不能被别人左右,否则就永远产生不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更谈不上开辟自己的创作道路。“但写初心,莫问前程”,这才能真正敲开文学大门。

林潇创作成果分享会,是回乡汇报会,也是创作探讨会。林潇的创作经验让高邮“在乡”写作者拓宽眼界,打开思路,看见更多可能;也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检视反省,开阔胸襟,更加专注地去写。汪曾祺在《岁寒三友》中说:“吾乡固多才俊之士,而皆困居于蓬牖之中,声名不出于里巷。”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回溯过往才能把握当下,反思当下才能创造未来。而今的时代,“走出去”的方式很多,最根本的还是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创作态度、创作方向要能够“走出去”,与火热的时代接轨,与外面的世界接轨,再也不能“盲人摸象”“一叶障目”……值得庆贺的是高邮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既见潇潇,看见自己,写也只有写才能与文学相见。

作者简介:

扬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高邮市文联主席,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和公文写作,近年来专注文学创作,创办微信公众号“汪迷部落”。


责任编辑:进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扬州网”或“扬州日报”、“扬州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扬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寄奉稿酬。

  •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苏)字000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43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8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10330083号
    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电话:0514-87863138
    扬州新闻网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83674号-2
    Copyright 1998-2025 Yz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